跳至内容

回不去的叙利亚,留不下的黎巴嫩:流亡的“青年男性”叙利亚人

对于叙利亚人阿里来说,2020年实在没有什么好期待的。

回不去的叙利亚,留不下的黎巴嫩:流亡的“青年男性”叙利亚人
黎巴嫩一个众多叙利亚人聚居的难民营。

【编按】:三十年前,铁幕在柏林倒下,冰冻的边界松动,想像中,未来的世界没有高墙,人都是自由的。

三十年后,墙仍然矗立着。在巴勒斯坦,它变得更高,把巴勒斯坦人从他们的土地上隔离出去。检查站里的以色列士兵用冷冰冰的扩音器命令人转身,通过,流动变成了一种煎熬和创伤。在叙利亚,战后的叙利亚人面对着一场新的战争,又或是面对着仍然回不去的故土。带来无数灾祸的政治冲突没有随着战争消失。战乱与死亡为中东带来的,是持续的人与人的分离、孤立。在印度,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被宣布取消。近一个世纪前的联合国决议无人执行。成百上千万人断网,失去亲人的联系,等待着不确定的未来,面对着随时卷土重来的暴力。

在过去的2019年里,类似的隔绝、分离、冲突,既是无数地区的人不断面对的日常,也浮现出了大国政争的新阴影。生活在这些角落的人,正被有形或无形的墙隔离住,因而难得出现在你我视线之中。

本文是端传媒国际组的年度专题“被隔离的人”的最后一篇,点击阅读关于巴勒斯坦印度被“隔离”住的社群。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