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本周一出炉,面对泛民与建制派所占席位的“逆转”格局,常见的问题是,到底多出来投票的一百多万选民是怎么被动员出来的?他们都投了谁?从他们的投票意向中如何判断民意的走向?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详细的选民出口数据。香港选民资料一般可以在选举登记册查阅,或在应届选举投票及行政工作完成后,经由选举事务处查阅各选区及其票站,来得出参与投票选民的“年龄”及“性别”统计数字(但不涉及投票意向),大概需要在一个月之后。
不过选举工程的实务分析可以从现实面观察,也部分地回应以上问题。本文便主要基于笔者在选战中的参与及观察经验作基础,根据目前已知的投票结果来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