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读者来函:作为内地生,留守中大是怎样的体验?

“作为留下来的内地生,我常常感觉自己是不可见的。”

读者来函:作为内地生,留守中大是怎样的体验?
2019年11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现场。

【编者按】在11月中旬,示威者和警方在香港中文大学爆发了连续多日的冲突。其间,来自中国内地、台湾和其他地区的许多非本地学生纷纷“撤离”中大。但也有人留了下来。这篇投予《端传媒》的自述,便是一位留在中大的内地生对这几天的纪录和感受。其中的判断、描述与立场,交由读者判断。

11月16日晚上八点十一分,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讲师梁启智于Facebook发布消息,称“现场情况出现突发改变”,请仍留在学校的师生“立即离开”。学校和学生会亦发布消息,指学校为所有中大人安排了离开校园的交通。“抵抗”了连日以来来自校方、学系、家人、同学各方直接与间接的“劝退”,我最终因这条语气严肃紧急的消息慌了神。咨询了相熟老师的建议并得到同样的劝告后,我仓促地收拾好行李,赶着夜色往山下校门跑去。

这时,中大校园里已经见不到多少人的身影,宿舍楼更是只剩下个位数的房间窗户仍有灯光。一路上碰见的为数不多的人——无论街坊装,还是有gear的示威者,都正匆匆地往校门方向走去。“四条柱”外,一些仍在驻守的示威者说“二桥不走,我们也不走”,却让要走的人赶紧走;有热心人士为离开的人们指路,或提供义载。我坐上一辆义载,沿着大埔公路离开学校。车内另有两名本地学生,正苦恼着离开校园后如何回家。而此时的直播里,已经出现汽油弹燃烧的画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