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盛夏,烧灼四个月不落幕,有人守候街头,子弹烟雾火光;有人后方做文宣,面对手机与电脑的萤光屏。Dickson,20岁,大学生,读资讯科技,身上大概没有任何东西跟铿锵的口号、绚烂的海报扯得上关系,但他却是已持续四个月的香港运动中,数以百千计文宣人员之一,为了前线战场和后方民心,他们做文案、做海报、做app、做书⋯⋯Dickson的硝烟烧在无涯的虚拟世界,接通运动内外的普罗民心。
“我们在文宣组中都是 nobody,但我们相信,很多 nobody 可以集合成很大的力量,”Dickson说。
合作可以有很大的创意
他所说的文宣组,规模从数百人到数千人不等,自6月9日103万人游行拉开反送中运动序幕,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文宣组通过Telegram群组存在和运作,实在不可考证,但他们的规模、创意、产出力,从整合发布文宣内容的Telegram频道中可见一斑。比如群组“777文宣传播稿件大合集”,有接近38,000个订阅者,迄今已发布了10,141份图片和视频。又如“反送中文宣谷Channel”订阅人数高达123,000余人,曾于抗争开始三个月内发布超过13471份图片和视频。换言之,单是这两个频道,已经平均每日大约有85份和112份文宣产品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