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记者手记:我是端传媒记者,我为美国媒体报道贸易战

就算是对关税政策反弹最强烈的美国企业界,“打”赢中国的决心也不可小觑。换句话说,他们希望自己的损失有所价值。

记者手记:我是端传媒记者,我为美国媒体报道贸易战
2019年1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南草坪上接受记者采访。

2019年5月的一天早上,我坐在位于美国华盛顿市郊的办公室里,用电话接入了一场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媒体沟通会。

在美国,这是一种很传统的会议形式。与会者在不同地区和时区,事先拿到一个电话号码和密码,然后在约定时间拨打电话,进入会议。除了七、八位主要发言者,那天还有来自美联社、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数十位记者连线,记者提问前要先通知接线员,再由接线员转达,所有发言都默认会被公开报导。整场会议严格按照事先发布的日程进行,有条不紊,各取所需,准时结束。

发言来自美国各个传统行业的中小业主。有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大豆农场主,有来自德州的家族品牌行李箱制造商,有在俄亥俄州酿威士忌的酒商,有在西雅图做电子声控产品的公司运营者。他们的产品要么是中国制造,要么销往中国,或者两者兼有。而特朗普在5月初宣布将两千亿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以及中国迅速宣布进行关税反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