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一个人的战斗,没有退路的吴仁华

吴仁华三本书最初都在香港自费出版,封面是自己用 word文档设计,“很难看、很粗糙”。“三十年过去了,你出版那些受害者名录,谁会买呢?”

一个人的战斗,没有退路的吴仁华
吴仁华。

“我是第一次跟一个戒严部队的人坐在一起。”5月18日,在台北的六四三十周年研讨会上,轮椅上的六四受难者方政说。

1989年6月4日清晨,清场结束,方政是北京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撤离天安门回校的路上遭遇坦克追轧,失去双腿,同场坦克还施放毒气弹。彼时,吴仁华则在稍微靠前一点的位置,差一点点,捡回了一条命。三十年后,吴仁华成为研究六四真相的重要人物。当年戒严部队中的一员李晓明,是迄今少有公开经历的军人,他坐到方政身边,这两人分别属于加害者及受害者阵营,同以研究对象身份获邀,担任吴的论文评论人。

这个由支联会和华人民主书院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吴仁华是首场发表人,他一身黑色西装,表情肃穆,准备了整整13页长的论文,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以极快的语速连珠炮似地念出包围天安门广场的戒严部队番号,当中包括辗过方政双脚的坦克编号为106,乃隶属于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团长为上校罗刚。

方政希望吴仁华能再找出辗轧的命令是由谁下达,如何下达,为何要下达。“我最想知道,已经完成了镇压命令,学生都已经撤出了,为什么还要追杀我们呢?”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