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中美贸易战对抗升级,而在香港,《逃犯条例》修订引发中联办和北京当局不断施压,看来势在必行,香港日后在中美之间将扮演何种角色,近日引发关注。未来,美国是否会调整《美国——香港政策法》?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是否会有所改变?香港政治学者、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研究学院副总监方志恒追溯了中美双方在香港的地缘政治形势,并展望未来美国对港政策的三种可能性,以及香港人的自主空间。本文首发于《星期日明报》,获作者与《星期日明报》授权发布。
2月27日,先是美国驻港总领事唐伟康发表演说,警示香港自治状况之外,又将香港列入美国用以制衡中国的“自由开放印太秩序”;3月2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香港政策法》周年报告,虽延续香港不同于中国的“区别待遇”(differential treatments),却以“倒退”(diminished)来形容香港自治,对中港政府发出正式警告;4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声明,表明关注《逃犯条例》修订;5月4日,唐伟康接受传媒访问,更直指“美国的关注点,是如果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区别几得糢糊(blurred)、一国两制变得不再明显(less clear),美国将可能需要调整政策”。
短短数月,美国“忽然”连番出拳,本来还在幻想美国不会动香港的政府官员,登时被打得满天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