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欧洲议会选举,很是欧洲政治“集众音”之时。
2014年的欧洲议会选举,被称作欧洲“政治地震”——很多如今掌握了关键地位的极右翼或反建制政党,此前都被视为“边缘”党派。“边缘”者一举拿下大份额的欧洲议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接下来5年里关键的欧洲议题,希腊债务危机、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等等,都受到了各种“新兴政治力量”的直接影响。
2019年5月23日到26日,又是一轮选举。五年前反主流、反传统的“苗头”茁壮成长,很可能在此次选举中,让欧洲议会的两个中间大党有史以来第一次失去多数地位。如果你对欧洲议会有更多好奇,欢迎阅读另一篇报导:《七个问题、五张图:读懂2019欧洲议会选举》。
要想理解欧盟的复杂机制和政治风云,布鲁塞尔以外、各个成员国本国的情形其实更为重要。端传媒特邀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的当地政治记者,给您带来一线的选情观察。撇开被政客主导的新闻头条,你会发现,在普通选民眼里,欧盟虽然官僚又遥远,自家政客也总是把欧盟当靶子,可一体化带来的种种便利,他们也都能感受到——只是,他们大多都懒得去投票。
德国:德国商人“非常热衷于欧洲一体化及参与欧洲选举”,他们的口号是“我们,欧洲经济”。
英国:欧洲议会选举几乎已成为事实上的“第二次公投”,留欧或脱欧的双方都希望这将是他们在英国脱欧谈判中投下一票的机会。
意大利:自从英国脱欧尴尬局面开始后,意大利的领导人开始对他们离开欧盟的意愿保持沉默了,虽然他们仍然把意大利的问题都归咎给欧盟。
匈牙利:忠诚于欧尔班的寡头商人……是在用欧洲纳税人的钱来保持欧尔班的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