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周雪光谈改开40年(上):调动“诸侯”竞争,改革开放冲破封闭稳定的蝉茧

从大历史来看,是不是可以说,过去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见证了经济领域中“诸侯竞争”所引发的经济奇迹?

周雪光谈改开40年(上):调动“诸侯”竞争,改革开放冲破封闭稳定的蝉茧
邓小平巨型画像位于深圳荔枝公园东南口广场,始建于1992年6月28日,画像迄今为止更换了4个版本,是见证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标。

【编按】:端传媒已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纪》学术双月刊建立长期稿件资源合作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如何评估、如何总结、如何继续进行,这些问题在2019年也是被持续关注的。本文原载于《二十一世纪》2018年12月号,由著名社会学家周雪光教授撰写。端传媒经《二十一世纪》授权发表,现标题为端传媒重拟,原文标题为《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改革四十年》。因长度原因,文章将分上下两篇发表,本文为上篇。

可以想像,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1978-2018)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关注的时期之一。一方面,这段时期的经济大发展史无前例,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世界格局;另一方面,虽然这个时期一波三折,当下仍然在延续过程中,但大致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走过了一个松紧起伏的完整小周期,从解放思想到统一思想,从勇于开创到重守规矩,展示着历史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作为同时代的我们,距离这段历史尚近,反省起来种种情景历历在目,不免有树木满目森林模糊的感叹,不能得益于年代之遥带来的后见之明和冷静从容。不过,今天的我们评估这段经历,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亲身经历的体温,则是后人难以设身处地体验感受的。

关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经有许多赞誉之词,也有众多的解释论说: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度红利、全球化环境,等等。最近这段时间,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各种反思和评判大量涌现,众说纷纭。在这篇小文中,我将从学术研究的心得体会这个角度谈谈个人感想。我的想法是:第一,避免面面俱到,即别人多说的,我少说几句;别人说得不多的,我多说几句。第二,把审视的视野尽量拉长,不仅向后看,而且向前看,把这段改革经历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过程中来考察(注1)。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