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选举里的“网路声量”是什么?真有“胜利方程序”吗?

因著虚拟世界的特性使然,始终存在系统性干扰的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偏误。不可能单看网路声量,而不把对手实力、选区结构与整体政局因素一并纳入考量。

选举里的“网路声量”是什么?真有“胜利方程序”吗?
2018年11月16日,高雄市长候选人民进党陈其迈的竞选车队。

即使在投票日前三个月,任谁也想不到民进党执政超过20年的高雄市,竟然会成为牵动2018台湾地方选举全盘战局的最大变数,选后更成为翻转台湾政治版图的关键。

代表国民党参选高雄市长的候选人韩国瑜是策动这场剧变的发动机。九月下旬起,韩国瑜的声势突然从网路急速窜起,腾空卷起一股巨大气旋,步步进逼原本以为“赢了党内初选就赢了选举”的陈其迈。霎时间,原先对高雄选情不抱希望的泛蓝选民,好像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救世主”,“韩流”、“韩粉”成了今年选战最火爆的话题。

韩国瑜引领的旋风更由高雄袭向全台,他成了最佳助选员,全台辅选。甚至走在台北街头,都可以看到多位国民党市议员候选人与他的合照看板,争先抢搭“韩流”这股上升气旋,期盼能够赢得更多选民支持。

台中市印有韩国瑜的竞选广告。
台中市印有韩国瑜的竞选广告。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