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台湾地方选举的反同性婚姻公投,11月25日在台湾通过。在台湾被戏称为“盟盟”们的基督教会,是其中主力,且一举拿下700多万票,直逼马英九总统巅峰时期的总得票数。但是,台湾泛基督徒人口比例不超过7%,教会如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号称“不是宗教团体、只是热心公民”的盟盟们,在整个公投过程中是如何动员、并收获这么多票数的?本文试著从反同教会背后的思想根源、信念以及历史发展入手,希望让非教徒的一般大众理解他们如何掌握到社会关键位置和资源,发挥不成比例的影响力。
从2013年起,护家运动中两个关键因素逐渐浮上枱面:一是来自美国右派基要主义教会,向社会传输各种反同的论述与伪科学,并提供资金与经验指导。另一个则是主导护家运动的,均为政治上亲中的教会组织,甚至试图学习美国右翼教会影响共和党与大选的经验,进一步影响台湾的政局。
前阵子报导者在《金钱舆论》的专题报导中,已发现政党或政府均可透过防火墙或外围组织,委托民间行销公司进行网路及社会舆论风向的操作,接受委托的公司不一定完全知晓资金来源或背后真正的客户是谁,而这个模式已扩散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