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跨域洋垃圾:全球经济、社会与空间的不均发展

当我们在面对跨国的洋垃圾时,空间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到底孰轻孰重,其实也正是在考验一个国家如何看待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以及视其国民是什么样的价值群体。

跨域洋垃圾:全球经济、社会与空间的不均发展
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是全球主要的垃圾进口国,接收超过全球各国半数的“洋垃圾”,当中主要来源国包括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

本文原刊于《当今大马》,端传媒获授权转载。从7月开始,端传媒正式与《当今大马》结为内容联盟。所有端传媒尊享会员,在《端》和《华尔街日报》之外,还可阅读《当今大马》所有语种网站的所有内容。另外,我们也为端传媒畅读会员争取到了试阅权限。

若您尚未成为会员,可点击这里立即加入会员,将三份媒体的全部好内容收入囊中。若您已是端会员,请点击这里领取《当今大马》会籍,阅读更多精彩报导。

根据报导,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是全球主要的垃圾进口国,接收超过全球各国半数的“洋垃圾”,当中主要来源国包括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洋垃圾”指的是进口的废旧物资,也可指非法入境的固体废物。中国在接收洋垃圾如废弃的塑料、纸张、纺织品和电子产品后,从中进行资源再利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