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有超过1000万回族人口,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分布在宁夏、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各个省市。这是一个1949年后才被政府确立的民族,由唐朝以来入华的中亚穆斯林和本土民族通婚繁衍而成。但是,在时代的演进中,不少城市里的回族——和当今世上所有的少数族裔一样,正逐渐失去自己的民族习惯、风俗和信仰。
端传媒试图刻写这些独特性被时间一点点剥落的过程。在这篇报导中,撰稿人记录了一个北京回族家庭长达90年的光阴,以展现祖孙三代信仰逐渐剥落的内心历程。经过宗教改革、文化大革命和时代的层层冲洗,“回族”正在逐渐变成身份证上的一个符号。城市里的一些年轻回族,不但无法理解宗教、对民族习俗陌生,更很难对自己的身份建立归属感。
明天发表的报导,将以北京知名的回族聚居地——牛街为样本,记录这个地理空间的独特性是怎样被剥落的。敬请期待。
“1244年至1265年,蒙古帝国三次对大理国发动战争,其中有几位将军是波斯人。我的祖先应该与这些人有关。”八零后玛玉出生在北京一个十几口人的回族大家庭。不久前,她做了一份基因检测,祖源分析结果显示,她拥有中东伊朗血统和占比不低的云南纳西族血统。玛玉在家族微信群中晒出了基因检测报告,一个舅舅马上回复,他在美国也做了检测,同样显示出伊朗血统。说起来,玛玉的家人普遍身材高大,男性没有一人低于1米8,女性也都在1米7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