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一号玩家”华为:在欧洲建构“高层关系”的中国企业

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企业前仆后继努力“走出去”。打响“中国制造”的名头后,它们中最成功的那些需要面对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如何“走进去”。与用性价比高的产品占领市场同样重要的,是懂得当地游戏规则,以西方熟悉的操作和语言,改写自己可疑的中国身分,逐步构建有利于自身的政商环境。华为正是尝试“走进去”的中国企业中的一号玩家。

“一号玩家”华为:在欧洲建构“高层关系”的中国企业
近年,这家中国企业赞助的世界球队名单包括AC米兰,巴黎圣日耳曼,阿森纳等等,还有2018年世界杯主办国俄罗斯的国家队。这些笑嘻嘻嚼字眼的球员可能不知道,他们撇脚发出的“华为”二字,取自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多年前在墙头看到的标语:“中华有为”

对母语不是中文的人而言,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发音有些困难。“用荷兰语发的话是 hwah-way 对吗?我说错了吗?”“Wah-wah?中国?”几年前的一个网络视频里,刚刚受到华为赞助的一支新西兰球队,正让球员、教练和球迷手持印有华为商标的队服,反复练习“Huawei”的咬字。除了在2016年以600万欧元天价签下足坛巨星梅西为代言人,近些年,这家中国企业赞助的世界球队名单已经很长:在欧洲,就有AC米兰,巴黎圣日耳曼,阿森纳等等,还有2018年世界杯主办国俄罗斯的国家队。

这些笑嘻嘻嚼字眼的球员可能不知道,他们蹩脚发出的“华为”二字,取自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多年前在墙头看到的标语:“中华有为”。华为创立自1987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之首已久。在中国,从任正非的军人背景到广告语“您手中的世界500强”,都是华为作为“国产品牌骄傲”的标志。华为的国际化志向,也与中国政府在千禧年前提出的“走出去”海外投资战略紧紧相扣。在2012年的一个座谈会上,任正非说,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唯一觉得困难的是美国,别的国家没有困难。”

的确,以结果论,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征程已有明显倾斜:相比美国,华为在欧洲的成功显得尤为突出。2017年,华为在芬兰、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国的出货量已超过苹果。欧洲已是华为最重要的国际市场。但在大西洋另一端,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2012年一份措辞严厉的调查,直指华为和中国国企中兴通讯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市场自此成为华为难以啃下的骨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