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去大馆打卡?你闯入了香港保育官民之争的艰难战场

如果没有抗争,“维多利亚城”早已消失于地平线上。既然古迹替代我们记忆,所以发展可以继续向前⋯⋯

去大馆打卡?你闯入了香港保育官民之争的艰难战场
今年5月重新开放为古迹美术馆的中环“大馆”,包括了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三项法定古迹,是香港最重要的历史古迹活化计划之一。

作为香港最重要的历史古迹活化计划之一,今年5月重新开放为古迹美术馆的中环“大馆”,包括了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三项法定古迹。这建筑群与香港市民阔别10年有余,是次开放虽主打古迹和艺术,对大家来说却委实是故地重游,正如资深保育人士黎广德所说:感觉就像“回到旧日学校操场上举行卖物会”。就是这样,笔者站在原用作检阅警队的操场上观看发光偶剧,跟下班的OL、啤酒型男、拖儿带女小家庭一起,挥汗如雨——可见即使古迹为原汁原味而未装冷气,各方观者仍引颈以待。

综合不同时空的总称

大馆是官民保育争议的重要战场;既是殖民的物证,也是社区的地标。活化之后,其殖民地身份在官方论述中洗刷一新,摇身变做林郑口中改朝换代的贺礼。

特首林郑月娥在开幕典礼上说:“中区警署建筑群的保育,原是香港赛马会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0周年,送给香港人的礼物。”须知叫得“大馆”,当然是全港最大古迹群,占地13,600平方米,经香港马会投放38亿活化,它由十多幢建筑组成,不单曾是英国管治香港初期的警察、司法和监狱集中地;也是香港回归至今,官民保育争议的重要战场;既是殖民的物证,也是社区的地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