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七个问题,解析王炳忠、周泓旭“共谍案”新进展

台北地检署起诉了王炳忠等四人,端传媒再度访问这桩“共谍案”的被告周泓旭,同时访谈国安和情报专家,梳理、比对迄今出现的所有信息,并尝试回答:何法可管共谍案?现行《国家安全法》能否确实保障“国家安全”?

七个问题,解析王炳忠、周泓旭“共谍案”新进展
2018年5月8日,周泓旭刑满后被释放,法院依刑事诉讼法规定应撤销羁押。高院裁定周泓旭限制出境、出海、住居,且责付给律师,须每天向信义分局六张犂派出所报到。他在接受端传媒访问时,称自己与检调查到的金流无关。谈到自己电脑中被复原出的资料,周泓旭重复:“不是我写的。”“我没看过。”“都是在调查站第一次看到。”

【编者按】:台北地检署在6月13日依违反《国家安全法》起诉新党青年军王炳忠、侯汉廷、林明正以及王炳忠的父亲王进步,罪名是“意图危害国家安全及社会安定,为大陆地区行政、军事、党务机构发展组织”。

这起案件是台湾检调机关日前侦办政大毕业陆生、日前在台经商的周泓旭被控涉嫌“共谍案”的延续。《端传媒》在北检起诉四人并公布案情后,再度访问目前获释在外的“共谍”周泓旭。依据访问内容及目前公开的所有信息,对照端传媒先前的报导,藉著梳理出七个问题,呈现这起案件迄今的完整样貌。

一、周泓旭和王炳忠等被告的关系是什么?

周泓旭和王炳忠受访时都提到,两人相识于2014年4月,那时周泓旭尚在台就读硕士班,王炳忠则忙于选举,两人在竞选活动场合结识。2016年9月,周泓旭取得政大学位后,返回中国,2017年2月,再度以“台湾咏铭国际公司”董事身份申请来台,3月就被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