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偷到作家
让.热内(Jean Genet,1910-1986)的生平比其作品更富戏剧性。热内的母亲是一名妓女,在热内七个月大时,她弃子而去。热内之后由巴黎的社会福利机构安置,被一个农村家庭收养。热内六岁入学,成绩优异。十岁时,他被控告偷窃,成为他人生的转捩点。法国著名哲学家、小说家沙特(Jean-Paul Sartre)于《圣热内,戏剧演员和殉道者》(Saint Genet, Comédien et martyr)中说,这次指控构成了热内人生传奇的底色,热内的自我认同自此之后便被凝定了下来──他选择了以小偷为志业,决定成为别人口中所指控的那个他,去做别人指控他所做的一切。
热内的名著《小偷日记》,便是他为自己的身份、为罪与恶而辩护的一份自白书。他在《日记》第三段写道:“在这部日记里,我不想掩饰我沦为小偷的种种原因,而最简单的动机就是要吃饭。在人生的选择过程中,我未曾掺进任何反抗、痛苦、愤怒或诸如此类的情感。我精心准备自己的冒险(……)为了犯罪,我早已雄姿勃勃,箭在弦上。”
这本宣称要歌颂罪恶的作品是热内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9年出版,内容是关于作者1932年至1940年间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中欧等地区流浪的生活。本来,按自传体小说的严格定义,此类文类是要以回忆的方式来写作者的生平,特别是作者性格构成的历史,如卡缪的《第一人》、屠格涅夫的《初恋》等。但热内本人就说,偷窃、背叛和同性恋才是《小偷日记》的基本议题。而且,有别于一般自传体小说平实的叙述语言──为了追求仿真、忠于历史的效果,《小偷日记》用的是诗化的抒情语言,因为热内说,他要写的不是历史,而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