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最近有一个名为“争取正名 - 2019香港亚太聋人运动会”的Facebook专页,里面提及香港确认取得2019年Asian Pacific Deaf Games的主办权。事实上,香港曾在1984年主办第一届亚太聋人足球锦标赛(事后获亚太聋人运动委员会追认为“第一届亚太聋人运动会足球比赛”)。事隔35年,香港再次主办这项聋人运动盛事。可惜的是,负责筹备这次运动会的委员会却将是次运动会命名为“亚太聋人/听障运动会”,执意加上“听障”一词。一班聋人朋友、弱听朋友和健听译者朋友对此极之失望和难受,坚决不妥协,决定聚集起来争取正名。
可能有人会问:“也不过名称一个,为什么要这么执著?”话可不是这样说呢,当近年“你会称呼自己为香港人、中国人、中国香港人,还是香港中国人?”的讨论越见频繁之际,我们便知道称呼并不只是一个称呼,背后盛载著的是与身份认同、文化、历史、价值等有关的坚持。同样,对聋人社群来说,“聋人”和“听障”两个称呼,正正反映两种对立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