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四川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建成通车,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工作宣告结束。多数人听到这一消息的反应是——竟然才结束!
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援建,历时八年,投资超过100亿港币。它集结了香港社会四面八方的力量:除却牵头的香港政府,还有工程、建筑、康复医学等各界别的资深人士和大大小小数十间NGO。
“四川重建是在内地讲一国两制。”时任香港发展局四川重建组副组长的唐锡波对端传媒表示。川港双方经历了援建项目被曝六成不达标、已投入使用的校舍遭四川单方面拆除,以及因项目进度追不上中央指示被批等重重风波。香港的制度和思维是如何进入充满中国大陆特色的援建工作,又得到怎样的反馈?两方磨合带来哪些改变?八年过去了,曾主导援建的港方负责人林郑月娥如今已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这一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港项目合作,对日后香港被动或主动进入中国大陆政经格局的过程,留下了什么样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