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美台军售案公布,打开台湾自制潜舰20年僵局

四月初,美国同意以商售管道,输出台湾“潜舰国造”所需技术。这是美方首次对“潜舰国造”案开了绿灯,也开启了一个近二十年的僵局。潜舰对台湾国防有多重要?美国之前为什么反对,如今态度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台湾还有哪些尚待克服的难题?

美台军售案公布,打开台湾自制潜舰20年僵局
此次美国所核准的“行销核准证”,仅为涉及潜舰的“战斗系统”,包括声纳、鱼雷、潜射反舰飞弹及其自动化射控系统等;而非潜舰国造案所涉及,包含儎台设计、战斗系统与全舰系统整合等完整的技术协助。图为2014年台湾海军在一艘美制潜舰上行礼。

4月7日台湾媒体发出一则报导:“美方近日将以商售管道,输出我国‘潜舰国造’所需技术协助。”针对这则报导,台湾国防部一反以往“不评论武器采购消息”的立场,不仅和总统府相继主动证实,并对美国政府表达感谢。国防部还主动补充说明:美国国务院已同意发给美国厂商相关的“行销核准证” (marketing license)。

这则报导当下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但这个发展事实上打开了一个近二十年的僵局,也是从马英九跨到蔡英文政府持续运作“潜舰国造”后,美国官方第一次向本案开了绿灯。对于平衡两岸愈发失衡的军力影响深远,更释放著美、台军方近年交流日益紧密的信号。

潜舰对台湾国防有多重要?

潜舰一直被台湾军方视为能挑战中共切断台湾对外海上交通线、重创中共登陆船团的重要武器系统。但自1980年代成功自荷兰采购2艘“剑龙级”潜舰后,就再也没有获得新的潜舰,迄今已达30年;连带使服役超过70年,仅能供训练用、不具备作战能力的2艘“茄比级”潜舰无法退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