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人体试验的严苛监管,是因噎废食,还是保护“不加害”原则?

“科技发展很多时候与法规监管会有矛盾,特别是在‘敏感’的行业。”

人体试验的严苛监管,是因噎废食,还是保护“不加害”原则?
科学家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来预防导致疾病的突变。

专栏 Your Opinion 精选重要报导、争议话题底下,读者的评论、来信、或者获得授权的个人脸书感言,整理成文并发布,让更多人可以读到你的观点,让声音穿透同温层。欢迎你继续在端APP网站写评论,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写信给我们community@theinitium.com。我哋实睇,一条都不会走宝。

由美国科学家设计的“DNA剪切工具”CRISPR-Cas9,因被报导可以用于基因编辑而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用该工具已成功应用于斑马鱼、蚊子、老鼠胚胎、猴子等多种动物实验中,培育出诸多特定表现性状的动植物。然而,基因编辑技术对于人体的应用却陷于安全性审查、伦理争议等而迟迟未展开。

2016年10月底,一位晚期肺癌患者接受了由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专家卢铀带领研究团队所研制的相关基因编辑细胞,期望依靠敲除了编码蛋白PD-1的基因编辑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患者击退癌症,患者将会接受2-4次注射。是次手术,被认为是基因编辑技术的全球首次人体试验。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