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乌克兰人谈政府采购,他可能会从电子商务开始谈起。
“(投标)就像买衣服一样,你(指企业)可以挑不同的平台,”乌克兰经济发展与贸易部政府采购处处长亚历山大.斯塔罗杜布谢夫(Olexandr Starodubtsev)说,当政府开始一门采购,在乌克兰,至少有 7 个平台上看得见标案内容,各平台服务、收费不同,就像不同电商平台卖衣服一样,“标案平台”们也在各处打广告,吸引厂商。
他们也用大数据。在乌克兰政府采购数位系统 ProZorro 上,大大小小的政府部门开出标案后,就进了数据库,每笔投标、每次竞标,直到标案的执行、检核等,都在中央数据库里,政府花钱采购是否高出市价、标案设计是不是独厚某家厂商,还有投标厂商的满意度、对政府的回馈等,都藏不住。平台上还设计了“吹哨者”系统,让厂商检举官员、揪出不平等的标案,查贿,从此变成“即时”,反贪腐的官员,理所当然成为 ProZorro 最忠实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