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不谈“民主”和“抗争”,澳门最年轻议员苏嘉豪这样诞生

“太阳花”、“雨伞”、“反离保”都是苏嘉豪的关键词。他的团队看清澳门选民集体情绪,舍弃“民主”口号,改用“革新”和“前进”,立下澳门民主发展的重要标杆。

澳门立法会选举前夕,我这个香港人到访了濠江,搭的士时遇上豪爽女司机。她说,和丈夫以前从事赌场工作,为照顾家中幼儿,转行开的士。车子经过五光十色的赌场时,她语带自豪:“因为天鸽风灾,赌场灯饰仍在修理,光度暗淡了,修好了会更漂亮。”那么,她如何看这场让澳门死十人伤二百人的风灾?事隔三星期,她仍没法平息怒火:“我的儿子那么幼小也懂得问,为何政府不告诉大家会刮风?为何不早点告诉大家会有大水?”

女司机说,有朋友的店铺被淹,也有名贵汽车报废;她儿子患哮喘,那几天垃圾腐坏发臭,担心儿子健康。她咬牙切齿:“我痛恨政府无能,但可以做什么?”她主动提及几天后的选举,却坚定地说不会投票:“我不会投票,投了也没有用。”但她也不是从不参与政治活动,三年前,澳门政府推出“离保法案”,让特首享有刑事豁免权,并让离任高官获得巨额补偿金,民间强烈反弹,她也有参加二万人的集会,最后民众力量逼使政府撤回法案,但她的无力感并没减少。她说,政治在澳门没有用,但对澳门人在风灾里展现的人情味、守望相助的情操表示欣慰。

2017年9月17日,澳门第六届立法会选举投票日,大三巴牌坊外游客众多,台风“天鸽”吹袭而倒下的大树在旁。
2017年9月17日,澳门第六届立法会选举投票日,大三巴牌坊外游客众多,台风“天鸽”吹袭而倒下的大树在旁。

天鸽是风灾也是人祸,从香港人角度,天鸽造成的灾害明显和“民主”有关,如此大型灾难若发生在香港,又紧接选举,选民必然会蜂涌投票,甚至有利民主派得票。但港澳始终有别,结果澳门立法会的投票率比上届仅微升2.2个百分点,民主派得票也未回到2009年高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