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黄荣村:台大事件,能退让的是政府,不可能叫大学让

“府院应该送个见面礼,让新部长秉持学术专业与教育政务标准程序,全权处理,包括如何尽速因应行政院诉愿会与行政法院的复杂程序。甚至府院还可先铺个路,让新部长不要承受太多政党与立法院的压力。”

黄荣村:台大事件,能退让的是政府,不可能叫大学让
黄荣村,现任中国医药大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所讲座教授,曾于2002年出任台湾教育部长一职。

【编者按】: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昨天宣布内阁改组名单,其中最受瞩目者,是悬缺44天的新任教育部长一职。跌破众人眼镜的是,新任教育部长并非来自教育界,而是赖清德内阁中的前内政部长叶俊荣。管中闵事件发生之后,前教育部长潘文忠、吴茂昆先后请辞。翻开中华民国史,1947年行宪之后,除了第二任教长梅贻琦在1948年底坚辞教育部长、由代理部长陈雪屏代理部务数个月,这是教育部长职务空窗最久的一次。与此同时,台湾大学长达半年没有校长;今年6月,台大主办国际校长会议,更面临校内“没有正式校长”的窘境。 新任教长上任之前,《端传媒》专访前总统陈水扁任内的教育部长、现任高教评鉴中心董事长黄荣村。以下为访谈纪要:

端:叶俊荣接任教育部长,赖清德表示理由有三:学术地位、耐性和毅力、理想和创新。您怎么看?

黄荣村:我与叶俊荣认识应已超过30年,是台大任教时在法学院的同事。他参与推动台大教授联谊会,我在担任澄社社长时他是澄社社员,曾一同就核四问题与当时的贡寮公投案做过深入考察。之后在相关的环境与全球气候变迁议题上,有很多聚会与合作,他在环境法制与环境政策上的研究,是台湾法律界与政策界最具特色与品质的少数杰出研究者之一。他也曾在我担任国科会人文司长时,以法学者立场协助草拟科技基本法(台湾第一部基本法),协助台湾科技健全发展。

“叶俊荣唯一的问题是,上任的时间有点尴尬。”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