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胡采苹:我所熟悉的,那些造就金融海啸的"鲨鱼"──读《与鲨鱼游泳》

“深入中东五年、人类学背景、荷兰记者、卧底英国伦敦金融城……”,一看到这本书《与鲨鱼游泳》的关键字,我简直无法抵抗……

做财经报导十多年了,一开始就是从投资银行新闻入手,伦敦金融城在英国的地位,就像是我经常混迹的台北远企中心(高盛、美林证券的台北办公室所在地)、北京金融街(大半中国金融机构总部都在那里,中国证监会也在那),我其实也很想知道,不是我们这条路线的同业(他还受过人类学训练!),会怎么看我所熟悉的这群人;在其他记者的眼里,我在做的事情,看起来会是什么样的?

看完第一遍书稿,我觉得有些惊讶,“从崩盘之后,四年来,他的银行每一季都会裁员,大家一直讨论接下来谁会走……”“人资会告诉你到今天为止,你连回座位的机会都没有,门禁卡已经停用了,座位上的东西就由人资整理好”“你错过一位好朋友的婚礼,甚至孩子的出生,你的父母从澳大利亚、阿根廷或新加坡飞过来看你,而你的主管还是让你工作到几乎见不到他们……”。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