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马杰伟、朗澄:静待新一代网媒Craftsmanship诞生

当网络工具渐多,出现各种匠心独运的内容的机会亦会更多。新一代媒体工作者将会从中发展属于自己的职业技艺与志趣。

朗澄:记者转型的挣扎,与不断被挑战的底线

大学毕业后走入广告公司,当年已专注网络广告策划,几年前错有错着走入传媒乱局,正值伞后纸媒网上版以及新兴网媒开始发展到社交媒体之时,经常听到纸媒转型困难重重,记者群弥漫消极情绪。炒稿风潮之下,曾是揭露时弊的传媒,突然迷失于“违反宗旨”的内容农埸。当媒体工作失去了光环,记者看不见出路。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失去版面设计主权、追逐流量和即时报导,媒体工作者都在集体失恋,少了一份成功感与存在感。转型刚开始时,不解为何传统媒体的包袱特别重?既然公众的阅读习惯改变了,何不欣然接受?手机版(已不是网上版了)才是主要读报平台,还执著纸本干吗?报纸及印刷刊物,根本已变成经验品牌的附属品。而且普遍认为,大多都是资深记者“老土”不愿意转型,他们经历纸媒黄金年代,固执的留恋纸和墨。其实不然,转型困难,不单是因为旧人有如痴男怨女般,恋栈过气的旧时代风光。

转型是漫长的心理战,记者不分年资无人能幸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