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李芄紫:Good Old Days 已逝,泛民大输家──回应刘细良

与“泛民”沟通、“修补”中港关系,已经越来越不在中央的考虑范围内了。

端传媒发表了刘细良先生《特首选举落幕,四回合胜败盘点》一文,讨论本次香港特首选举得失成败。刘先生前面的分析都甚为精准,但最后得出:“大输家是北京”、“林郑是二输家”、工商界也是输家,唯有“泛民、曾俊华及薯粉虽败犹胜”的结论。笔者无法苟同。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北京顺利让林郑高票当选,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虽然以普选角度而言,林郑打了一场不成功的选战,但这次选举不是普选而是小圈子选举,林郑稳妥地当选,也难言失败。工商界本来就是个体,“站对队”以后“分猪肉”不会少一份,何来失败?更何况什么中资南下的情况,即便曾俊华上台也不见得有什么区别。曾俊华输了选战,赢了人气,什么“里通美国”都是选举语言,不必当真,不过不失。倒是泛民实在是大输家。

刘细良文章的思路,停留在二十年前回归之初,中央要照顾(民主派)港人的话语体系之中,认为中央需要“修补”中港关系;目光只放在香港的内斗,为林郑不能顺利执政而欢呼,还认为如果泛民能阻止特首执政,越多人反对政府,就越说明是一种胜利。殊不知,时移世易,若这种思想延续,不但妨碍了香港的民主发展,更加妨碍了香港的前途。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