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搬运号”:中国信息壁垒催生的特殊媒体

他们骑在网络管制和语言障碍的墙头上,摘下海外多汁的果子做成营养液,抛给墙内渴求趣致信息的大众,有几只烂果子,并不妨碍投资人重金青睐。

于小姐说:“如果翻墙软件挂了,我们就没法工作了。”她在北京一家传媒工作室以写稿为生。这家工作室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运营的账号,是如今中国大陆无数“新媒体搬运工”之一。

每天上午10点,于小姐会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翻过大陆围闭网络的“防火墙”,进入 Buzzfeed、Reddit、Tumblr 等国外新闻信息整合网站,找出能引起大陆读者兴趣的内容,搬运下来,用中文重新组织编辑,配上生猛热辣的标题,发表在自己工作室运营的社媒账号上。

这样的稿子,于小姐每天给工作室做三篇,每一篇从采编到排版只需大约一小时到几个小时不等,但发布后不消几分钟,就能得到数百个“赞”和留言回复,而且由于多是海外的奇闻趣事,这些内容在大陆网络信息审查制度下,寿命往往更长。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