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专访哲学明星艾伦·狄波顿的人生学校:慰藉心灵的生意经

分校开遍全球也开到台北,The School of Life 让哲学起死回生了吗?

【前面的话】哲学只是学院里叫座力很低的学系?是贴上枯燥标签的专著?不!近年“哲学”似乎一下子时髦、性感起来。人称才子的 Alain de Botton 于2008年开创 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学校),未几十年开遍全球。其台北分校也在今年3月揭幕。此外,华语世界还有许多哲学沙龙、新媒体、组织机构、明星写手,把哲学以有趣、时尚、潮流的方式带到你身边。人们还开始热议法国高中的哲学教科书、儿童哲学工作坊;另一边厢,哲学课程已悄悄走进台湾、香港某些中学的课堂,虽然规模尚很有限。

究竟“哲学”这门古老学问,为何在这时代“突然”流行?普及哲学的背后推手又是谁?台港两地经过哲学思辨训练的学生,又有什么不同?我们的“普及哲学热潮”专题,访问伦敦、台北和香港的哲学推手,走入台港哲学普及现场,直击中学哲学教育课堂。专题第一篇讲 The School of Life,伦敦总部的内容开发部主管 Sarah Stein Lubrano 与台北新开分校执行长李欣龙,向我们讲解这家“人生学校”的秘密。

The School of Life 并非一家只是怀抱理想的文人工作室,实质上,它早已是一家跨国文化企业,它看到人们的心灵需要和精神需要,都长期为商业社会忽略,因而抢先开发这片市场处女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