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李达宁:后知后觉的伞运检讨──承认失败是第一步

有许多人介意将雨伞运动说成是失败,他们会说雨伞运动成功改变了香港社会,令更多人关注社会和政治,但……

李达宁:后知后觉的伞运检讨──承认失败是第一步
雨伞运动期间,示威者用雨伞挡住胡椒喷雾。图为2014年10月14日,示威者占领龙和道。

编按:“雨伞运动”已踏入两周年。去年此时,公民社会仍困在伞运“失败”的愁云惨雾之中,聚焦于追究“失败”责任谁属。接著的一年,一连串事件包括区议会选举、旺角骚乱、立法会新界东补选和立法会选举等,不但将伞后新势力带进议会,改变了民主派的政治势力板块,更开始扭转悲愤无力的整体氛围,令公民社会重新起步,思考和实践更多的可能。

经历了两年的酝酿沉淀,以今天的目光回望雨伞运动,到底会带来什么新的反省和想像?《端传媒》将从今天开始,陆续发表“伞运两周年”检讨与前瞻专题,希望打开新的讨论。

雨伞运动期间,示威者用雨伞挡住胡椒喷雾。图为2014年10月14日,示威者占领龙和道。
雨伞运动期间,示威者用雨伞挡住胡椒喷雾。图为2014年10月14日,示威者占领龙和道。

2014年的雨伞运动,到今日仍然未有全面的、包容各派的检讨。要社会或抗争者对运动有共识是十分困难的事,但开启一个健康的讨论还是值得期待的。其一是为历史留见证,其二是为未来的运动作准备。本文是笔者的一些观察,对雨伞运动的一些理解,只愿这些可能偏颇但本于真诚的讲法,可以促进各路人士发言发声,增加讨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