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孩子失学,要么离婚。
这个夏天,北京忽然给外地人林谦(化名)出了一道家庭伦理题。林谦是个“70后”,到北京16年,成家立业,而今已在北京四环外有房、开奥迪车、人脉广泛,称得上典型中产。家里的小儿子要上小学了,和大多数焦虑的家长相比,他是一位淡定的父亲,既不挤破头去抢名校聚集的西城东城海淀等区动辄十几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也不送红包走关系找领导誓要将孩子塞进名校,他觉得,儿子在家附近,上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快快乐乐就好。
提前半年,林谦开始筹备儿子的入学事宜。他找出结婚证、流动人口婚育证和儿子的出生证,备齐每一期的物业费、燃气费、水电缴费单。他拿上了他和妻子的暂住证和社保缴纳证明。他去街道居委会,那里的办事员还是他“哥们儿的朋友”。他以为自己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