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李伯匡:香港书展,与有害的速食问答文化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抛弃对答案的迷信?毕竟,阅读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观察现实的方法,若要解决问题,仍需要亲证的经验和实践。

李伯匡:香港书展,与有害的速食问答文化
李伯匡:Kubrick和上书局等商号宣告撤离书展,有人说这是输给了市场。其实不然,他们是输给了政治,败在问与答的骗局中。

香港书展上周落幕。虽然文化界在展前指出,书展推广阅读的能力有限,不少书商亦唱淡市场,今年香港书展的入场人次仍涨至102万人次,参展商达七百多间。

很多文章在商言商,讨论书展如何拓展消费群。但这类分析,只把书展参加者当成买卖方,忽略很多人真的读书。这种把出版生产跟书籍消费割裂的解读,也让人误把书展当成一个各取所需的合理交易平台,忽略当中潜藏的权力关系。要拆解书展的本质,除了谈文化和营销策略,更重要的是点出“畅销书”的本质。

展场充斥的畅销书,总是针对普遍市民心中的问题,例如身份认同、健康危机,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看来时效短暂,不具收藏价值;当读者渴望脱手,二手书店通常拒收,理由是退书的人如此之多,店内没有空间囤积,也找不到人再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