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游行无用论”之后,七一效应失灵了吗?

每年一度的七一游行,曾经推倒廿三条立法,迫使董建华辞任特首。到了今天,游行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游行无用论”之后,七一效应失灵了吗?
陈亦纶表示对游行是否能迫使现届政府作出改变,始终抱有疑问。

“林荣基的话,让我觉得游行仍然有它的意义、价值。”22岁、现时在零售业实习的陈亦伦接受访问时,若有所思地说。

6月16日,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向传媒交代在内地被拘押的来龙去脉。据他表示,当日他原本要按中央专案组要求,返港领取具读者资料的电脑硬件后重回内地。在屈服与反抗之间,他看到此前有六千市民为他走上街头的新闻,心生感动,最后决定留在香港,公开事情。

游行是一碗中药,需要时日,功效才会慢慢渗透出来。







陈亦伦并非这六千人之一,他本来一度怀疑及厌倦游行。但他想不到,今年一月中旬的游行,一班素未谋面的市民,原来赋予了林荣基对抗强权的勇气。他现在重新思考游行这种模式,想出这个比喻:“我们不应该视游行为药力很快见效的抗生素;它是一碗中药,需要时日,功效才会慢慢渗透出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