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哈维中国演讲 I:中国资本危机的空间转移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规模,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空间修复”遭遇极限,又该如何应对由发展主义逻辑导致的危机呢?

哈维中国演讲 I:中国资本危机的空间转移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编按:2016年6月,著名地理学者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应邀到访中国,于6月7日到6月16日间在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地演讲。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博士林品将原先刊在澎湃新闻的哈维讲演摘要增补修订,授权端传媒编辑转载。文分三篇,首篇讨论中国城市化与资本扩张,次篇聚焦于资本主义核心逻辑,第三篇讨论共享经济与新的社会运动想象。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今年80岁的大卫·哈维是纽约城市大学教授,以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间地理研究相结合而闻名全球。他曾经著有《新自由主义简史》、《巴黎,现代性之都》与《寰宇主义与自由地理》等著作,深入分析了当今世界所面对的经济不平等、空间不平等和社会正义问题。哈维本人会如何评价当今的中国?这次的系列讲座,正好回答这个问题。

哈维的中国行,颇似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说自己正好有闲暇,就动身出发,来看看变化巨大的中国。十多天的中国之行,也没有周详安排。尽管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中,哈维已经把中国作为重要的分析案例,这却是他第一次到访中国北方。他和出租车司机攀谈,了解农民失地情况,打听城市规划兴建新城区的模式,更对山东烟台出产的“张裕”红葡萄酒情有独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