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萧伶伃:逃不出战争,走不进社会的“荣民”

回望台湾社会战后五十年的历史,族群、性别、环境、阶级、经济等面向,都存在需要被扭转的压迫与不正义。我们要如何在认知上,真正脱离战争状态?

萧伶伃:逃不出战争,走不进社会的“荣民”
台湾荣民出席台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2016年6月9日,自称是“公民记者”的女子洪素珠,在网路上传一部摄于今年二二八的“采访”短片。片中洪女对一名被其称为“中国难民”的外省籍范姓老翁叫喊“请你们回家”、“我不要你们中国人在我们台湾”。对方不堪言语攻击,与洪起了口角。洪素珠盛怒之下,出言辱骂对方“不要脸”。

此片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有媒体揭露,洪女也曾在其他场合,公开污辱如周姓与彭姓等老兵。朝野政治领袖(包含现任总统蔡英文)皆表达关切与谴责,呼吁台湾不应再持续受族群撕裂。蔡重申,“没有人需要为了自己的认同道歉”。

然而,为何对老兵的人身攻击,会是台湾社会分裂的症候?洪素珠的盛怒中,错失了什么?而像这几位受害者的外省老兵们,又经历过什么样的生命轨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