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一名软心肠共产主义者的炼成与毁灭:瞿秋白

一位搞革命的抑郁症患者;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唯美主义者;一个憎恶旧社会的多愁善感者......

一名软心肠共产主义者的炼成与毁灭:瞿秋白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学生打扫瞿秋白的墓碑。

【编者按】半个世纪前,文学评论家夏济安就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左翼作家们做过一番分析解读。他所著的《黑暗的闸门》(The Gate of Darkness)自1968年英文版问世以来,便在海外产生极大影响,成为中国左翼文学研究领域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书中细致梳理文学与时代政治的纠缠,深入揭示左翼文学运动的两难境地。夏济安独特的角度,呈现了这些革命斗士文人的另一面貌:软心肠的共产主义者瞿秋白,名为左联文学领袖,实则在内部四面受敌的鲁迅......

夏济安(1916 –1965)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曾任教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外语系和香港新亚书院。1950年赴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为小说作家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叶维廉等人的启蒙老师;1959年赴美国后,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黑暗的闸门》就是他这一时期研究成果的精彩呈现。夏济安与弟弟夏志清是20世纪中国文坛罕见的双子星。夏氏兄弟都拥有广博的文学见识与写作才华,作为文学研究者,两人眼光也都很犀利。夏志清肯定了张爱玲、钱钟书等作家的文学地位,而夏济安则被认为在小说创作上天赋异禀。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对《黑暗的闸门》英文版全书重新翻译,增录夏济安另一篇相关的重要论文,并邀请翻译学研究专家王宏志教授对译稿全文审订,首次推出这本经典著作的完整中文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