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等了半个世纪,印尼终于直面“六五”排共杀戮

“我们看到1965年的悲剧如何让一个国家受创,这必须处理,否则印尼将一直背负过去的黑暗,难以前行。”

等了半个世纪,印尼终于直面“六五”排共杀戮
印尼左翼时期的油画。

一张印尼左翼时期的油画,油画上每个人都面色冷峻,画中有一个年仅四岁的男孩,他叫巴育(Bayu)。20世纪40年代,小巴育的爸爸是印度尼西亚知名画家,也是一名虔诚的共产党员。

当年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巴育,如今已72岁的高龄,他满头银发,同样具有油画中所有共产党员共同的神情特质:坚毅忧愁而又果敢。1965年印尼反共大屠杀,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军事政变,政治立场倾向共产主义阵营的时任总统苏卡诺,遭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少将推翻。其后陆军在苏哈托的领导下,发动对共产党的全国大清洗。印尼共产党中华人居多,许多非共产党员的华人也受牵连遭处决。据统计当年事件中的遇难者人数在10万至300万人之间,学界则统计死难人数为五十万左右。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