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既争同婚平权,也能超越婚姻

把结婚与妥协、反婚与激进画等号,既扁平化了同志群体,又简化了矛盾复杂、不断进行中的运动,还浪漫化了推翻婚姻之后的乌托邦。

既争同婚平权,也能超越婚姻
一对男性同性恋者在北京举办一个私人的结婚仪式。

编按:4月13日,“中国同性恋婚姻登记第一案”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法院在3个多小时的审理后,当庭判决原告孙文麟和同性恋人胡明亮败诉。孙文麟表示会继续上诉。同性婚姻能够带来更好的亲密关系,还是变成另一种枷锁?公共讨论中,这一问题常常让人焦头烂额。然而也有人认为,追求婚姻权与超越婚姻关系,并不是矛盾的选项。

一对男性同性恋者在北京举办一个私人的结婚仪式。

孙文麟拿到的判决书,只有寥寥五页,比起美国加州围绕同性婚姻“八号提案”长达十二天的庭审和三千多页的卷宗,似乎略显苍白。

有人说“中国同性婚姻第一案”徒有虚名——各方都明知法院只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依照法律不得不走个过场,因此任何强行攀附的意义都可能是一厢情愿。然而我宁可认为,在鲜有同志权益大事件的荒漠的一滴甘霖,哪怕是大开脑洞地解读也并不为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