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要“解殖”,要“去殖民”,被“去”的往往是殖民别人的人,而被“解”的则是被别人殖民的人。但“殖民主义”的结构,却类似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结构。
资本与殖民,自由与奴役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是分裂的:资本的“身体”由工人的肉体承担,而资本的“精神”则由资本家承担。历史的主体是自我分裂的资本,而资本如果要成为它自身,则必须要时刻处于这种分裂中。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它不是资本主义的弊端,而是它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历史的主体几乎永远如此,它永远由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在结构上完全分裂的两极组成。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两极的浓缩。但工人却不是只承担资本的“身体”:他们宿命如此,他们结构性地必须承担资本的身体,但同时,他们在精神上却会向往资本家的生活。甚至于,如果资本要继续自己结构性的分裂,如果资本要让工人继续心甘情愿地承担身体的功能和角色,工人就必须要被引诱向往资本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