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黄耀明专访:一个歌者的“历史意识”

这样拥有“历史意识”的歌手、创作人,在80年代至今的时间跨度中一直如此,于香港流行乐坛内,明哥也许是唯一的。

黄耀明专访:一个歌者的“历史意识”
黄耀明在人山人海办公室接受访问。

“我们想要改变社会的时候,有人在议会争取,有人在街头争取,那文化呢?艺术呢?”——黄耀明说这话的时候,是他刚结束《美丽的呼声听证会》休息了数日之后。那场演唱会一连三日,从亚洲电视的死,引申到香港的前途,最终成为关于香港,关于香港人命运的演出。

用创作和局势相参照,将表演作为对社会的回应,黄耀明从“达明一派”时期至今一直这样作。这一条隐在的线索,贯穿八十年代至今,那些作品和一些演出中的片段,更像是和人们一起解读当时、当下社会的“文本”。在香港的流行乐坛,能在这样的时间跨度中逐渐显露自己“历史意识”的歌手,也许明哥是唯一的一个。今天听回去,那一条线索不仅属于许多个“当下”,更可以带你重返香港这座城市的过去——这一路,时光蜿蜒堆积,而成就“历史”。

明歌与香港时事

黄耀明在美丽的呼声听证会中演出。 摄:卢翊铭/端传媒
黄耀明在美丽的呼声听证会中演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