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曾昭明: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新兴资本帝国的集结号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不折不扣地构成了一个“儒教资本帝国”的出生证明——然后,我们也该立即补充说明:它们并且也将是中国此后的“帝国危机”的开端。

曾昭明: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新兴资本帝国的集结号
2016年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开业仪式。

编注:本文稍早版本曾以〈新兴资本帝国的集结号:一带一路与亚投行〉为题,刊于台湾清华大学出版之《当代中国研究通讯》第24期。感谢清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与作者授权《端传媒》转载。本文经重新编辑,并由作者增补部分段落。

2015年3月31日晚,黑色岛国青年阵线等青年团体,针对国安高层会议决定向中国送交加入亚投行的参与意向书,在总统府前发起抗议行动。抗争者发表联合行动声明指出:中国筹备亚投行目的,是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金融的新霸主,并试图增加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其将对开发中国家带来经济制约、剥削与干涉内政的效果,无论对台湾或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都不是好事。

超越资本主义霸权,还是帝国主义实践?

针对这个抗争行动与声明,诸多台湾与中国的左翼知识人,纷纷表达了各种针锋相对的看法。例如汪晖与卢荻等学者,将中南海提出的“一带一路”与亚投行,看作是“超克资本主义的根本出路”。这种论断与其反对的抗议声明至少在存在着一个“共识”:中南海推动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不但构成“以人民币取代美元的金融霸权”的策略性规划,而且这种规划还真有可能实现。然而,这种以新资本霸权取代旧资本霸权的“世界史立场”论断,无法妥适回答一个基本疑难:中国的方案为何不是一种西方帝国主义实践的复制或者山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