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骆以军:草原

整片大地,除了那些羊群,只有我们这五个人类啊。

骆以军:草原

[雾中风景]如果把我的浮光掠影中国大陆记行,当作一本小集邮册……

那年我和摄影师先到西宁,我们先在兰州待一晚,然后搭火车进青海。原先想像的高原反应啥的都没有(倒是那年几个月后真正进拉萨,才领教了高原反应的可怕),那时是盛夏,但按旅游书写的,到了日月山顶那段,真的是要穿上大衣,随着绳散开的彩色经幡,那确实有在台湾冬日上高山前的气压和紧张。但说实话,许多年过去,因为这趟旅程是对台湾一杂志的旅游版,摄影师简直进入一摄“影师们的圣地”,因之我记忆中仍残留着的,便是这样跟着摄影师之眼,四处赶场的,山巅上风吹猎猎的彩色经幡;或塔尔寺那些戴面具的马头明王祭,那些年轻藏僧;或仆伏在地磕长头的藏族老妇。我记得的,怎么就像没去过,但在白银闪光的电影,旅游影片,照片,上头的印象一般。透明的空气,饱满的光照,甚至后来到了青海湖畔,看到那数以千计的水鸟,造成眼球撩乱繁错之美,那个让胸臆深处抽口冷气的大,好像也符合“即使没到过青海,但脑中想像的青海,就该是那么银亮无边”之印象。

我记忆中仍残留着的,便是这样跟着摄影师之眼,四处赶场的,山巅上风吹猎猎的彩色经幡;或塔尔寺那些戴面具的马头明王祭,那些年轻藏僧;或仆伏在地磕长头的藏族老妇。

主要是我们租的那辆吉普车师傅很有意思,他是河南人,但在西宁跑车载人入藏,在这条公路跑十几年了。因为我们到了西宁,我才从资料看到,往都兰去会有一处“吐蕃王陵”群,临时跟台湾的杂志社通电话商量改路线,这师傅开口要跑都兰的话,要加四千人民币。我不知十年前和现在对这样一笔钱数目的感受,有多大变化,但当时我们和他像要打起来那样的争吵。主要是我们的感受性,无法换算成在那段空旷公路上跑,燃烧汽油的价格。这师傅觉得我们非常怪,从西宁一路往西,跑到都兰,那几乎就要到格尔木了,那之后就是他们这种跑车人进藏,一路海拔上升,经过天人之界的可可西里,到唐古拉山口,所有人跑到那样的远距,都是要准备血液含氧不足,脑中出现空幻之景,皮肤说不出冰冷,的入藏行程。没有人跑到都兰,再回程近七八百公里回西宁。对他来讲,那就是傻B烧汽油。他一路跟我们哈啦这类事,说有一年他载到几个黑老大,神头鬼脸的,一路问他哪儿可以买到枪,几个人交谈间故意讲些他们曾经干过的狠事。他想他们是要搭白车了吧?过了格尔木,他就一路飙车,通常进藏,他们会在哪个小镇停一停,缓一缓,让人体习惯那海拔的陡升。但那回他故意一路上行,最后入夜停在一小镇(我忘了他说的地名),那伙人全奄了,趴在车边吐,哀求他快带他们进拉萨。总之他说的全是这类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