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从政治体制演变,看胡耀邦百年纪念

即便在执政党内部,围绕着胡耀邦这个政治符号的争议也从未绝迹,不同的人们对于他的诸多政治主张存在着不同看法。随着2015年的到来,留给执政党思虑踌躇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政治体制演变,看胡耀邦百年纪念
中国江西省,市民到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墓园拜祭。

在政治的权力磁场中,有的人是在位子上时发挥着巨大影响,一旦卸职,即人走茶凉;有的人是在退休后反而更加灵活自如,通过不时“冒泡”彰显存在感,恢恢乎游刃有余;还有一类人,是上了天堂再回过头来俯瞰人间,在阴阳相隔的彼岸世界向这边厢发射“脑电波”,对当下的政治思潮、人事格局、议程设置产生某种穿越效果。

按照中共领导人约定俗成的断代章法,差不多是10至15年为一代,平均来说大概是11年。为什么我要在这里把这个数字说得这样确定?毛泽东比邓小平大11岁,邓小平比胡耀邦大11岁,胡耀邦比江泽民大11岁,胡锦涛比习近平大11岁。这样规整的排列当然是笔者有意为之,不过也多少能反映出当代中国史的某种尴尬和残酷。这个代际链条,从胡耀邦、赵紫阳为代表的原定第三代中辍。于是,中国政制这件衣服的第三排扣子集体下岗。于是,二代和三代之间的年龄差扩大为两个11岁。

2010年后,出生于上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进入他们百年大祭的历史时刻,这连带激发着人们对他们、以及他们活跃期间的1980年代的回望与怀念,或许,也夹杂有某种对未来政治图景和走势的寄望与想像。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