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全民养老金:结合本土与左翼的视角

六十多位学者联署提倡设立“全民养老金”,笔者参与其中,一方面认同计划可实现社会公义,另一方面亦希望引入本土视角丰富讨论。

全民养老金:结合本土与左翼的视角
一名老人在公园做运动。

在香港时有见到老人在街上捡拾纸皮,或在港铁站收集上班一族看完的免费报纸,以出售赚取几块钱帮补生计,富裕的香港都市出现如此现象,都因为现时长者生活缺乏保障。六十多位学者联署提倡设立“全民养老金”,笔者参与其中,一方面认同计划可实现社会公义,另一方面亦希望引入本土视角丰富讨论。

左翼视角:促进社会公义

香港的长者现时到底有多缺乏保障?制度上只有两项政策能帮助长者们,一项是强积金,一项就是政府发放的津贴或综援。强积金已经恶名昭著,基金往往在跌市亏蚀严重,同时基金管理费昂贵,结果到退休时能拿到的金额随时比总供款额还要少,不如自行储蓄。强积金的私营基金大多是外国公司来港经营,除了基金的在港员工受益,盈利都往外国去,退休后的长者却不见生活受到保障。

年轻时收入低者,或因没有收入的家庭照顾者(例如家庭主妇),到年老无足够储蓄,则很可能只能靠政府发放津贴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按政府数字,领取各种长者津贴者有超过64万宗,领取金额较高的老人综援者也有超过14万宗,占总综援宗数近六成。但这些政府保障却需要长者通过各式审查,还会被社会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对于贡献香港一辈子的老人不仅是麻烦,更是不敬!此为何有长者宁可收集纸皮报纸帮补生计,也不愿通过这些繁琐的留难,拿取每月两三千元的援助。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