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舶来词汇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拥有着独特的内涵,既不能对应到古汉语的字面意思,也再也无法准确地翻译回原文,我们称他为现代中国特色词汇。这其中,大部分都和现代政治、社会制度有关,而且以日文传入居多,比如“共产党”、“中央”、“经济”……这些词让大陆人会心一笑,却让翻译家百般头疼。
“广场”也是如此。无论是英文的square、plaza,都没法准确表达那种宽阔、空荡、硬质地面的城市空地。中国的广场令人捉摸不透,它偶尔站满警卫,偶尔站满载歌载舞的中年妇女,既代表着反抗,又代表着压迫。它是中国人最常接触的事物之一,却随时能够变身为最敏感、最恐怖的词语。
严格地说,广场是西欧的传统,中国之前的坛庙、殿堂前空地,不具备完整的城市功能,所以,中国的广场历史还不足两百年。它能够变得富有中国特色,也折射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复杂和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