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谭蕙芸:同志、港男、自由行

记下这些,不是觉得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无论是同志、内地游客、港男,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比谁下贱,大家都是社会里有血有肉的人。

谭蕙芸:同志、港男、自由行
2015年11月7日,香港,数千人参与游行表达支持同性恋者的诉求。

昨日下午三时,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铜锣湾。我在香港某间大学教授新闻写作,今天有近50个学生要去现场做采访功课,每年有空我都会去看看,好让之后批改功课也有点谱。我是走一段,看一段,有时遇到同学便慰问一下。游行队伍在时代广场外的电车路经过,站在路边的一个大妈用广东话向队伍咒骂:“你班人去死吧!”无人理会她,只见队伍继续前行。

队伍蠕动到湾仔鹅颈桥,我倚在路边栏杆观察,栏杆后两个年轻女孩向人群拍照,明显是自由行。我在大学教授不少内地学生,看表情衣着举止,替陌生人把脉还是有点心得。我用普通话问:“哪里来?”她们从北京到广州读书已五、六年,广东话也不会听。看她们有点好奇,我跟他们说,这是同志游行,国内不少同志组织也来参加,我指着向我们走来的简体字同志亲友互助组织banner (横额)给她们看。她们啧啧称奇,说不知道国内有这些组织。我解释,有些是地下组织,有些国内同志交友软件已是公开的东西,还挣了大钱打算上市,每年都派员来参加。当她们知道这是“一年一次”的活动,对于能够碰上表现得庆幸。我瞥见她们身后的珠宝店,忍不住说:“看这些好呀,比去买金饰有意思。”她们笑说:“没钱买。”然后她们赞赏,游行秩序良好。她们感兴趣,我说得更起劲:“这就是开放啦,香港可贵在这里,同一条马路,人有人行车有车走,你回去多点跟亲友介绍吧,看完这个才去买奶粉也不迟。”她们点头称是:“总之国内有人聚集在街上已经不许可了,这个多好。”然后我们遇上我的学生,她们还替我和学生拍照才离开。

我跟队伍走了一段路,遇到71岁的香港男同志,谈了很多长者同志的心情。这位同志穿着金黄色的裙子踏着高跟鞋走足全程,还骄傲地告诉我,在国内同志交友网站自己有几百个粉丝追捧;也有六十几岁的从英国回港的男同志,于一间旅行社任导游,专带老外组队来港的同志游览香港,他说,虽然参观的景点跟一般旅行团差不多,但至少他能如此跟客人打开话题:“我也是gay的!告诉我你们想看什么!”说时他双手像要跟你来个熊抱一样,笑得灿烂。这两个小时,香港像很开放。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