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黄宇轩,守护记忆的人

新出炉的城市研究博士完整保存三个占领区逾千艺术作品和海报,并安排在雨伞周年展出;那么最能代表自己回忆的一件呢?他搖搖頭:「已经丢了。」

黄宇轩,守护记忆的人
黄宇轩。

湾仔富德楼的电梯缓慢升至12楼。电梯门打开,迎面一条狭窄而短小的走廊,迎接来访者的,是半个人高的立体纸制鲜黄色“加油”二字。纸板稍微压扁,有点皱折,挨着墙壁斜斜地立在地上。

这里是“其后:雨伞运动中的物件”展览。在约400呎的长方形逼仄空间里,挤着25件从2014年雨伞运动中收集的“艺术创作”。

挂在墙上的是仿照香港高速公路上的指示路标,蓝底白字,指着想驶往“抗争路”请往左线,“和平自由民主路”请驶右线。2014年夏天曾在金钟马路上走过的人,对这条“路标”不会陌生。它原本挂在政府总部外天桥上,抬头可见,象征着抗争者乐观的盼望。转眼之间,在狭小的房间里再次相逢,才第一次看清它的纹理:每个字都是以白色胶纸贴成,英文字母如尽是圆滑的转角,必须把胶纸剪成很多小块,贴很多层。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