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湾的太阳花学运,有一则广为流传的笑话。到底要多少人才能让抗议群众填满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是五万人还是十万人?答案其实只要一个人,因为马英九总统的民意支持度太低,凡是他强力推动的政策,无论是核四、服贸、课纲调整,都会激发出强大的社会反弹。
在洪仲丘寃死之后,马英九曾向受害属家拍胸脯保证“我管定了”,结果是25万白衫军在凯道集结抗议。同样,在马英九召开了“服贸利大于弊”的记者会之后,号称50万人集会的330抗议同样在凯道登场。
领导者低迷的声望,似乎提供了社会运动可以操作运用的契机,因为只要打出反马的旗帜,就容易得一定程度的社会同情。然而,这样的看法太低估马英九所领导的国民党之实力。毕竟,国民党向来掌握了立法院的多数席次,一直到去年底九合一选举惨败之前,国民党执政的地方版图与人口也是远超过其对手。因此,国民党从来就不是纸老虎,网络上流传的“马英九是社会运动总召集人”也是不用太认真对待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