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从牛津到莎翁小镇

从牛津到莎翁小镇
基布尔学院(Keble College)。

夏日出游休长假,是香港人的好习惯。偷得浮生几日闲,与其说是享受美食好景,我觉得隐藏不说破的,其实是借着“短暂的流浪”回收好奇心。繁忙工作和都市节奏逼迫,逐渐筑起自我防护的铜墙铁壁,要远游,漂泊他乡,才真能推倒拆卸,重开想像力的金色小门。

游记通常是追记,但脸书所接驳的虚拟社交网络,让人有了即时分享的乐趣与快慰。当然,通常最多的是晒美食图和自拍照。但其实每个游人,无论有字无字、有图无图,都有自己心绪梳理的方法。在旅途,每天睡前速记当日观感,尽管要抵抗疲困,于我却是最踏实有效的方法,也让游记有了双重书写的可能:私人内省与公共言说。

带着一整个南方舞厅逛牛津

这是第二次到牛津。交通非常方便,伦敦机场有一小时直通巴士接驳牛津小镇,也因此游客如流水般络绎不绝,好在这真的是一个小镇,只不过收养着一批自治的学院。入镇时,正听着五条人野性十足的海丰方言歌,仿佛带着一整个南方舞厅来到英伦。住进友人曾就读的基布尔学院(Keble College),因此有机会摆脱初次到访时不得其门而入的游客苦恼,算是体验了一把真实的学院式生活,真正深入一所大学自治的内核、一种自由精神坚固的物理躯壳。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