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香港故事:一场浮出水面的记忆之争(下)

香港故事:一场浮出水面的记忆之争(下)
2015香港书展,中华书局摊位被装饰成旧香港.

(接上篇)

2014年,时隔17年,隐喻香港主体身份的“卢亭”又出现了。2014年11月,《渔港梦百年》在沙田大会堂上演。这部剧的主人公“卢亭”,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导演陈曙曦说:“这部剧上演之时恰逢雨伞运动,演员排练之余都睡在金钟、旺角。”对陈曙曦来说,从卢亭身上感受到的香港主体性,从未像雨伞运动时那样强烈。

《渔港梦百年》第一部曲之初入梦乡(天边外剧团提供)
《渔港梦百年》第一部曲之初入梦乡

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罗永生认为,《渔港梦百年》超越了过去的历史叙述框架。香港的故事不止从鸦片战争开始,甚至早于宋朝、汉朝。远古的时候,香港不过是沙滩,世界上其他地方也还没有国家,不必区分民族。人类文明发展,赋予了一个地方意义,也在权力争斗中不断修改这些意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